上海3 月 15 日(路透社)——根據(jù)美國環(huán)保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一份研究報告,如果目前正在開發(fā)的所有新采礦項目都投入運營,全球煤炭開采產(chǎn)生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會增加 21.6%。
該報告稱,目前全球煤礦的甲烷排放量為每年 5230 萬噸,高于石油開采期間每年排放的 3900 萬噸。如果新項目完成,每年可能再增加 1130 萬噸。
“煤炭時代可能即將結束,但新的和運營中的煤礦排放的甲烷可能對目前的氣候構成與石油或天然氣排放一樣大的威脅,”GEM 研究分析師、該報告的作者 Ryan Driskell Tate 說。
甲烷作為溫室氣體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GEM 表示,全球每年采礦甲烷排放量相當于 20 年平均排放量 43.2 億噸二氧化碳,這與中國燃煤發(fā)電行業(yè)每年的全部排放量相當。
GEM 估計,新煤炭開采項目可能產(chǎn)生 1130 萬噸甲烷,相當于整個美國每年的煤炭溫室氣體排放量。
在開采過程中,儲存在礦層中的大量甲烷被允許排放到大氣中,盡管包括中國山西省在內(nèi)的一些甲烷含量較高的地區(qū)一直在努力收集和利用這種氣體作為能源。
GEM 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chǎn)國,占世界煤礦甲烷排放量的 73%,僅山西每年就排放約 1310 萬噸。